近日,韩国媒体报道,该国4000多个蜂农饲养的大约78亿只蜜蜂集体“消失”造成巨额损失,而幕后“黑手”直指异常偏高的气温。蜜蜂缘何集体“消失”?蜂群数量锐减有何危害?气象因素对蜜蜂养殖又有哪些影响?
并非首例,高温天气影响较大
蜜蜂集体“消失”并不是首例。从记载看,最早的蜜蜂集体“消失”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从那以后,欧洲许多国家也陆续出现了多次类似事件。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许多地区蜜蜂集体“消失”事件开始频发,仅仅30多年时间就导致了美国野生蜜蜂种群几乎消失殆尽。2006年末,美国科学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蜂群崩溃综合征”。
韩国今夏持续高温、多雨天气,魏丽华分析:此次韩国蜜蜂集体“消失”,受当地高温天气影响的可能性较大。在高温天气下,蜜蜂会停止采蜜,持续采水和扇风降温,也会导致蜜蜂消耗大量能量,不仅影响蜜蜂食物供给和幼虫哺育,还容易引发病虫害,使蜂群大批量死亡。
另外,蜜蜂集体“消失”对植物授粉带来较大影响,据统计,超过80%的农作物需要蜜蜂授粉。
事实上,随着野生昆虫种类和数量减少,人工养殖的蜜蜂授粉就成了许多虫媒植物增产增效的关键因素,它们不仅会为人工种植的农林作物授粉,也会随着蜂农去往山林,为野生杂草和树木授粉,从而提高了植物生存和繁衍概率。
变温动物,光照和风也不容忽视
作为生态链的重要一环,蜜蜂授粉产生的经济效益,要比蜂蜜产值高10至15倍。
自古以来,养蜂业具有逐花而来、靠天“流蜜”的特点。蜜蜂是社会性昆虫,个体和群体对气象条件要求不一。
蜜蜂群体通过消耗食料来调节巢内的温度和湿度,养蜂者需根据其对气象条件的需求及外界气象条件变化创造适合蜜蜂生活的条件,减少其能量消耗,促进蜂群健康生长。
蜜源植物的开花泌蜜与气象条件也密切相关。
气象专家通过研究蜜源植物开花期和泌蜜量丰歉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就能对蜜源植物开花泌蜜情况做出预测,进而帮助蜂农选择蜂场放蜂路线,从而提高蜂蜜产量。
“蜜蜂生长发育及其活动对环境气温、湿度、光照、风等因素极为敏感。”魏丽华介绍说,作为变温动物,蜜蜂最适宜的生存温度为15℃至25℃,我国养殖面积较大的中蜂和意蜂个体安全临界温度分别为10℃和14℃。气温低于上述量值时,蜜蜂就会逐渐呈冻僵状态;超过40℃时,蜜蜂就会基本停止采蜜活动。
当湿度过大时,花蜜不易浓缩,外出采粉的蜜蜂也面临翅膀过湿无法飞行的风险;湿度过小,则会严重影响卵、幼虫和蛹的生长发育。
此外,光照和风对蜜蜂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光照能够刺激其出勤,无风或微风的天气最适宜蜜蜂飞行。当风速超过4.2米/秒时,蜜蜂就会停止自发飞行;风速达6.7米/秒时,难以持久飞行。
合理应对,创新技术和服务方式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数量家养蜂群,尤其是浙江、湖北、四川等地方为传统养蜂大省。
近年来,随着养蜂业地位的逐步提高,我国一些养蜂业大县也陆续开展针对蜂农的专项气象服务。
“在湖北当阳,蜂农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主要为中长期预报,以旬报为主。”朱道华说,当地气象部门会通过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平台发布预警信息,这也是服务蜂农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阳的油菜种植面积高达38万亩,是当地主要的蜜粉源。近年来,当阳加强了蜜源作物的物候期观测及花期预测,特别是油菜花、枣花、椴树等花期预测,有效提高蜜蜂采蜜量。
在浙江长兴,气象局工作人员收集了当地蜜蜂产业大户联系方式。遇有灾害性天气时,就通过“惠农直通车”等及时提醒。若预测出现阴天或气温低于10℃时,会提醒蜂农务必“紧框”,让蜂箱内保持黑暗,同时保证蜂多于脾,这样既能防止蜜蜂出巢也能促使蜂王快速产卵。
从长远来看,气候变化对养蜂业的影响的确不容小觑。一方面,气象部门会不断创新技术手段和服务方式,指导蜂农科学合理应对气候异常。另一方面,也需要全社会增强,遏制气候变化的意识。毕竟,假如全球蜜蜂都突然“消失”,对农作物及整个生态系统而言,都将是一次难以逆转的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