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防震减灾
建设韧性城市,增强地震灾害风险适应性和抗灾力(下)
发布日期: 2022- 05- 16 08: 42 访问次数: 字号:[ ]

        目前韧性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日渐成熟,但由于地震灾害成因、预防与应对上的复杂性,地震韧性城市建设任务的具体落实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难点与问题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1、地震环境的综合探查。包括活动断层与强震危险源、地下结构与深部构造、第四纪隐伏凹陷(盆地)与松散沉积层空间分布的探测和震源破裂模型、地下速度结构模型的建立以及强震动空间分布预测与地震地质灾害评估等。这是地震韧性城市建设的基础,涉及到对地震灾害风险的正面应对与主动规避问题,体现的是地震安全的空间韧性。目前我们对地震环境与影响的认知水平尚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加强大城市环境里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地震环境综合探查问题的研究,并着重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房屋设施的抗震设防。把房子盖结实是实现城市韧性目标的关键。地震韧性城市建设对房屋设施的抗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及到如何在目前执行的抗震设防标准上去解决抗御大震乃至巨震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靠严格执行最新的抗震设防标准即全国第五代地震区划图外,还必须靠地震精细区划、抗震新技术应用等多种途径来实现。地震精细区划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比以往更精细、甚至个性化的抗震设防参数,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避开活动断层和不利抗震场地的影响,从源头上增强灾害风险适应性和抗灾力。抗震新方法的应用,如隔震技术,能够使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提高数倍,这就为在不提高抗震设防烈度的情况下实现抗御更高强度地震的冲击提供了可能。总之,应加强房屋设施抗震韧性提升总体策略的研究。

  3、社会韧性的提升。地震韧性不仅具有多灾种维度,而且还具有多尺度维度。地震韧性适用于多个社会层面,从个人到邻里、到组织(如企业、单位、社区)、到城市乃至整个国家都适用,地震社会韧性的提升需要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需要主动赋能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和社会公众的作用。因此如何创新思路方法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技能,如何更高效地增强基层社区在地震灾害面前的连接性和社区居民的秩序感、凝聚度,是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4、标准规范体系的建立。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强调,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要实施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工程,完善社会治安、刑事执法、反恐处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标准。建设韧性城市,必须有完善的标准体系作技术支撑,包括各行业、各专业领域的韧性建设标准和不同层面(市级、区级、社区级)的韧性水平评价标准等。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非常欠缺,迫切需要加快标准化工作。

  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内容与目标决定了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动员各行各业以及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需要社会各界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并持之以恒地协同推进。我们要居安思危,积极行动起来,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让我们的城市走向更具韧性、更加强大的未来。


信息来源: 市科技局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