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两性差异,我们往往谈论的是——雄性高大、雌性小巧,比如男人和女人;或者雄性明艳招摇、雌性低调内敛,比如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炫色开屏。其实这只是雌雄二态性的一种表现,动物学家称之为正向雌雄二态性。
自然界还有很多动物的表现是反过来的,就是雌性的体型比雄性大,呈现出逆向雌雄二态性。比如雌性灰鲸的体型就大于雄性灰鲸,雌性亚马逊河豚的体型也大于雄性。有些动物门类中,逆向雌雄二态性才是普遍现象,比如多数的昆虫——仔细观察花园里的蜘蛛,你会发现雌蜘蛛大多都比雄蜘蛛个头更大。
那么,逆向雌雄二态性又该如何解释呢?
一种观点认为,在相同的生态环境下,雄性较雌性具有更大的可塑性,体型可大可小。为了等待合适的时机,有些雄性还会主动推迟性成熟时间,甚至可以装扮成雌性。
比如章鱼就是有名的异装癖。体型较大的雄性章鱼是正向雌雄二态性的代表,它们凭借较大的体型霸占了一片地盘招揽雌性章鱼前来交配,并攻击试图靠近的其他雄性章鱼。这时体型较小的章鱼就颇费周章——它们没有与大型章鱼决斗的实力,只能顺势而为,利用自己体型较小的特点,装扮成雌性的模样靠近大章鱼的巢穴,然后借机浑水摸鱼,偷偷在雌性章鱼的附近射精。这种行为虽然猥琐,却能有效地把基因传递下去。为此,小章鱼不惜节衣缩食,将体型尽量缩小,甚至比雌性还小,看起来就成了逆向雌雄二态性动物了。
食物也是影响两性体型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雄性动物的基础代谢率相对较高,对食物限制更加敏感。在相同能量限制的前提下,雄性体型缩水更多,而雌性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少。在食物缺乏时,雄性会缩小体型,以节省能量制造更多的精子,因此也容易出现逆向雌雄二态性现象。
还有些逆向雌雄二态性是由生活史决定的。所谓生活史,就是生命在从生到死的生存周期里采用的生存策略。鮟鱇鱼就是因为生活史的限制,而出现了典型的逆向雌雄二态性。
鮟鱇鱼是一种生活在深海的鱼类,大约有100多种,生活方式相当奇特。常见的鮟鱇鱼嘴巴极大,牙齿长而锋利,龇牙咧嘴看上去丑陋又凶残,因此也被渔民称为“魔鬼鱼”。它们在深海很难找到食物,一旦发现食物,就轻易不会放弃,先一口咬住再说。为了能吞下比自己体型还大的猎物,它们的下颚可以伸缩自如,就算下巴脱节也要把食物吞下去。一次捕食成功,就可以享用很长一段时间。
在深海环境中,捕猎是个技术活,技不如人就要挨饿。鮟鱇鱼在这方面有个绝招,它们的背鳍不断向外突起,像钓鱼杆一样挑在头顶,顶端的“钓饵”里生长着大量发光菌,可以像萤火虫一样,在漆黑的深海中闪闪发光,引诱好奇的猎物自己送上门来。这个有趣的钓饵,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吸引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