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科普宣传
学起来!台风前后农业生产如何应对?——园艺篇(一)
发布日期: 2021- 08- 03 08: 39 访问次数: 字号:[ ]

台风天如何“护果”?

台风过后,大多都产生洪涝灾害。猕猴桃在人工淹水模拟涝害条件下,“红阳”猕猴桃淹水1-2天,少量叶片开始萎焉;到第3天时,大部分叶片开始卷曲下垂,下部叶片有部分脱落;第5天时,叶片已经枯萎,整株植株叶片大量脱落。在猕猴桃园遭受洪涝灾害一天以上,轻则部分叶片萎焉、卷曲、枯萎、脱落;重则大部分或全部叶片萎焉、卷曲、枯萎、脱落,直至整株死亡。


造成涝害的主要原因:一是土壤中的水分过剩而氧气不足,致使根系呼吸困难,失去吸水吸肥功能。在缺氧条件下,根呼吸产生的中间产物如乙醇、微生物活动生成的有机酸如乙酸等,均能对树体造成毒害。一段时间之后,由于树体光合作用不断下降,能量大大消耗,导致生长受阻直至死亡。二是猕猴桃园水分过多、积水时间过长,极易引发根腐病。该病为毁灭性真菌病害,能造成根颈部和根系腐烂,严重时整株死亡。


据此提出以下防汛及台风灾后管理技术要点:


一、台风前要做好防护


1.清理沟系,确保雨后水能及时排出。


2.加固大棚,避免被台风吹倒。


3.未进入采摘期的品种要提前做好病害预防措施。


二、台风灾后管理技术要点


1.开沟排水。退水后,园内低洼处仍有积水,则需开沟排水,以降低土壤和园内空气湿度。排水后数日及时松土散墒,把根颈周围的土壤扒开晾根,增大蒸发量,提高土壤通气性,促使根系尽快恢复吸收机能。


2.清除树冠残留异物,必要时可用清水喷洗树冠。外露的根系要晾根后重新埋根入土,并培土覆盖。土壤浇施或微喷管施1次翠康等促进发根液,促进根系恢复和生长。


3.适时松土和根外追肥。水淹后,园地板结,造成根系缺氧。在脚踩表土不粘时,进行浅耕松土,促发新根。松土后,依树势、树龄、产量等适时追肥。


4.适度修剪。重灾树修剪稍重,轻灾树轻剪。对灾后落叶的树及时修剪枯枝,回缩到健康枝段部位。全树剪去枯枝、病虫枝、纤弱枝,使树体通风透光。减少枝叶量,减弱蒸腾作用,保持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理平衡。


5.病虫防治。涝后易感溃疡病,诱发根腐病。可全园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清园1次,进行全园杀菌。若出现溃疡病,则间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防治药剂,落叶后可加大浓度,淋洗式喷雾,连喷2次,防治药剂可选用丁锐可、施纳宁、农用链霉素、噻菌铜、噻霉酮等喷雾,使用时间及使用倍数按照使用说明进行。若出现根腐病,则药剂灌根,可用30%DT胶悬剂100倍液按0.3千克/株或50%退菌特800倍液,具体用量也可参考药剂说明。若出现褐斑病等叶部病害,可用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间隔7-10天连喷3次进行防治,要均匀周到片片见药。



食用菌



灾前防治: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影响频繁。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但有时也能起到消除干旱的有益作用,但台风带来的大风和强降水,大风可能会损毁食用菌建筑和棚舍设施,损坏供电设施;暴雨易造成造成内涝、冲走菌包、污染菌棒,台风过程会显著影响环境条件影响出菇。当前正值菌棒越夏、高温菇种出菇和秋冬菇种备料制包阶段生产阶段,提出以下食用菌防台抗灾技术措施,供各地参考。


1、新建基地选址,应避免选址台风影响频繁位置,应选地势高燥、给排水便利,远离地质灾害隐患区域。配建蘑菇堆肥水回收利用池,防止蘑菇堆肥水外溢污染环境。生产单位针对常年台风发生资料情况,制订不同级别的防台分级应对预案。


2、要注意收听、收看媒体报道或咨询气象局等台风预测报信息,了解台风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台风登陆、地质灾害危险区域,菇棚居住人员应坚决撤离,确保人身安全。在台风到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电筒、蜡烛等照明工具;储备好饮用水,食物、药品。


3、检修加固菇房菇棚,疏浚周边排水沟,要清理露屋顶和天沟,保持持排水管道畅通,以免台风暴雨排水不畅而倒灌室内,确保菌种、原辅料、菌棒安全,必要时将菌种转移到地势高处,避免遭受雨水、泥石流等侵袭。避免物资水淹雨淋遭受损失。根据台风态势,采取闭棚、卸除移除覆盖物、割膜等措施,以减轻台风对菇棚的破坏力,保棚减少损失。接近采收期的食用菌,提前及时抢收。


4、工厂化食用菌主体、菌棒场应安排专人值班,重点确保用电安全和设施安全,检查线路、变压器等。准备好应急电源、抽水机和停电照明设施。


5、强台风袭来时,人员尽量呆在室内。户外广告牌易掉落,树木、电线杆易倾倒,因此切勿在玻璃门窗、危棚简屋、临时工棚附近及广告牌、霓虹灯等高空建筑物下面逗留。台风期间雷电频繁,要远离易引雷击的设施。


灾后应对:


台风影响将带来持续性强降雨过程,江河湖库水位持续上涨,易发生洪涝灾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易使食用菌企业深受其害。暴雨洪灾过后,建议受灾食用菌企业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


一、保险理赔


 受灾后,已投保基地应第一时间向保险公司报案,按要求做好索赔材料准备,申请保险理赔。由于不同险种的报案理赔时效不尽相同,所以须根据保险合同的规定及时报案,以防利益遭到损失。农业保险对可能构成保险责任的,须在24小时内报案,同时应保护好标的物。


建议各地政府积极协调保险公司第一时间上门服务,开展核灾定损和理赔,支持企业灾后尽快开展重建和再生产。


二、损坏菇棚修整


倒塌或严重毁坏的菇棚要拆除后重新搭建,损坏较轻的菇棚及时进行加固,防止后续灾害扩大、损失加重。棚顶及四周重新覆盖遮荫物料,避免棚内菌棒日晒雨淋,并注意保持通风,防发生高温高湿烂棒。


三、菌棒发菌场所、菇棚的清理


洪水过后,发菌场地淤积泥水的,先排除积水,将受淹、受埋菌棒清理出,搬至阴凉通风处;然后将培菌场所内的淤泥和杂物清理干净。场所为水泥地面的,地面冲洗干净后,用漂白粉或二氧化氯喷洒或擦洗地面和墙壁,通风除湿干燥后再用。泥地可采取铺一层干净新土,并撒一层生石灰消毒后使用。


室外菇棚——在地面、畦床、培养架及周围环境撒上一层生石灰吸湿消毒。周边环境统一杀虫、消毒一次。


四、受淹菌棒的处理


受淹、被埋的菌棒清理后,用清水或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漂白粉澄清液或石灰水喷洒表面后,移至阴凉、干燥、通风、避光的场所堆放。


吸水过多的菌棒,用以上方法处理后,将菌棒塑料袋顶端用刀割小口通气排湿,排放架上或斜立于畦床上,沥去多余水分;或者选择阴天或晴天的早、晚时分进行刺孔通气,散去棒内多余水分,增加料内氧气供应,促进菌丝恢复生长。


五、机械受损菌棒的处理

 

香菇有些品种的菌棒在较大振动后,会出现提前大量出菇现象,应及时采取疏蕾、挖除原基等措施,避免菌棒出菇过量而早衰。


 严重受损甚至断裂的香菇菌棒,应将其斜立于畦床或立柱边,可在中间插一支木签使其两部分拼接起来,让菌丝尽快恢复生长并使断裂处尽快愈合。


六、灾后病虫害防治


1.保持好菇棚或室内培菌场所的清洁,定期消毒。


2.加强通风降温降湿,使菌棒堆放场所保持阴凉、通风、低湿状态,减少或避免后期天晴高温导致的烧菌烂棒现象。


3.药物防治。菇蚊等虫害可喷施低毒低残留的杀虫药剂,局部杂菌感染可采用二氧化氯等药剂进行喷雾或注射处理。已感染绿霉发软的菌棒及时挑出进行沤制处理,防止扩散。


信息来源: 市科技局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