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科普宣传
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 县域数字生态创新趋势展望
发布日期: 2021- 06- 17 09: 02 访问次数: 字号:[ ]

        县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石,也是新时期承载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多重战略的核心载体。新历史时期,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县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县域受限于人才、产业基础等,数字技术产业规模和行业应用相对滞后,制约了县域新旧动能转换。

  在数字乡村及新基建等战略的推动下,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将为县域创新发展创造条件和空间。阿里云研究院从生产要素、发展模式、数字治理等3个维度对县域数字生态进行分析研判,提出未来发展的9大趋势。

  一、 要素升级,激发县域数字发展新动力

  随着新基建的加速推进和数字技术的“下沉”,我国县域将逐步提升对要素的集聚能力、提高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加速县域生态价值转化,形成县域数字发展新动力。

  趋势一:数字技术加速下沉全面赋能县域经济

  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加速下沉,与县域农林牧渔、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产品制造、休闲旅游等产业全面深度融合应用,赋能县域经济。农业领域,新一代传感器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逐步深化应用,对土壤、气象等环境和育苗、耕种等作业过程进行感知和数据采集,从而实现智能灌溉、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治、作物长势监测等。制造业领域,智能化生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将逐步在县域相关制造场景应用,推动效率提升。 服务业领域,VR、AR等逐步在县域旅游、文化、医疗、教育等领域渗透和应用。

趋势二: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重构县域生产要素

  数字新基建构筑起县域实时信息连接、数据处理及跨域协同能力,远距离高效协同办公、远程教育和医疗等更为顺畅,提升部分区位较为偏远但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符号鲜明的县域和乡村对人口和经济要素的反向吸引。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数据要素与县域传统生产要素进行交互联动,能够激发出新的潜力。如数字农业将培育起一批掌握手机等“新农具”、数据等“新农资”的新型职业农民;直播、电商等的发展也助力县域经济模式、路径创新。淘宝村、直播村、自媒体村等正是县域对数字经济时代脉搏准确把握的产物。

  趋势三:数字化加持下县域生态价值逐步释放

  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是县域经济未来潜力释放的关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将助力生态资源登记、溯源,生态价值衡量、评估和交易,推动生态资源以区域生态优品等产品形态参与市场配置。在碳中和共识下,生态型县域也可基于丰富的林业等资源,与发达城市共同探索跨区域碳汇交易合作机制,推动生态价值的转化和发挥。在消费升级的整体推动下,智慧农业、休闲观光、体验经济也将不断拓展“两山”转化通道。

  二、 模式创新,开启县域数字经济新引擎

  县域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突出,各县域逐步发挥特色优势,抓住数字化带来的产业转型及产业融合趋势,加速模式创新,开启数字经济新引擎。

  趋势四:产供销协同的农业数字生态链逐步形成

  农产品上行“触网”是县域乡村参与数字经济最直接的一种方式,也牵引带动了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形成上游以技术设备为基础,以数据算法为支撑的数字农业生产,中游区块链溯源、AI品质分级、全域物流支撑、普惠金融支持的数字服务体系,下游全渠道产销对接、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的产供销协同的新时代县域数字农业生态链。


信息来源: 市科技局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