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1日是东日本9.0级大地震十周年。地震造成了日本战后最大的人员伤亡和前所未有的经济损失,造成日本经济发展的持续倒退,对日本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阴影。特大地震灾难的发生及影响远远超越了现有的许多科学认知。笔者震后曾两次深入地震灾区调研,目睹了大地震造成的满目疮痍,感受了大地震对日本社会的冲击和影响。十年来与很多日本地震学者、社会学者、防灾专家、政府防灾官员就东日本大地震及其日本防灾理念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得知日本各界对这次地震灾难进行了非常深刻的反思。日本各界的共识是,阪神地震打破了日本的建筑抗震神话,而东日本9.0级大地震打破了日本防灾神话,为减少重大自然灾害对生命财产、社会经济的巨大威胁,必须聚焦极端事件,必须采取举国行动,加强国土的灾害韧性。而这些认识也深刻影响了国际社会的防灾理念与行动,包括联合国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国际社会明确了聚焦巨灾风险、应对极端事件和强化社会经济韧性的必要性。
东日本9.0级大地震是日本地震观测史上最大级别的地震事件。这次地震发生之前,科学界对这一地区地震预测的最大级别是8.3级,没有明确超过这一级别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没有任何针对小概率事件(极端事件)的防范措施。根据这一地震震级推算,这一地区发生地震海啸的高度约为6米左右。将6米海啸作为防御对象,防波堤修到10米高,似乎是非常安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使得防波堤后聚集了大量人口,产生巨灾风险高暴露。东日本9.0级大地震形成的海啸远远超过10米的防波堤,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缺乏对极端事件的科学认知和防范措施,是这次大地震带来的惨痛教训。
东日本9.0级大地震对日本的产业造成了巨大破坏。由于产业链灾害传播效应,全日本乃至全球产业都遭受了巨大损失。据日本东京商工会议所调查,日本因震灾而受到影响的企业高达92.7%,特别是半导体企业和汽车企业。震后2到3个月时间内,日本汽车产量减少了一半。东日本9.0级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远远超过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中日本的经济损失。地震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17万亿日元,占日本GDP的3.4%。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除东日本沿海地区企业建筑设备破坏及基础设施破坏外,更重要的是产业链的断裂,并且这种损失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2019年日本学者的研究表明,东日本9.0级大地震后日本产业后续经济损失是企业厂房、设备等物理损失的100倍。产业及产业链缺乏应对极端事件和巨灾的能力,导致巨大经济损失,也是东日本9.0级大地震的惨痛教训之一。
造成这次大地震损失巨大,长时期难以恢复的重要原因是地震海啸对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地震海啸摧毁了大量的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导致全日本社会的紊乱。地震对日本的电力供应产生了灾难性的破坏。震后东京电力辖区包括核电、火电和水电在内的41座发电站停止发电,发电量降为装机容量的30%。东北电力辖区包括核电、地热和火电在内的17座发电站停止发电,发电量降为装机容量的55%。日本关东及东北地区大面积停电。尽管178小时后电力逐步恢复,但供电量长时期得不到保障,不得不采取限电措施,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基础设施破坏导致巨大损失与灾难的惨痛教训,使得日本各界高度关注巨灾中基础设施脆弱性问题。
这次大地震还暴露出老龄化社会的灾害脆弱性。震后统计,地震造成6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超过7241人,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超过55%,是其它年龄组别的3倍以上。这种情况与阪神地震时的情况非常类似。老龄化社会的巨灾脆弱性是社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