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科技信息 > 工作动态 > 县级动态
招引人才、增大投入、培育主体 柯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科创基因
发布日期: 2020- 08- 13 08: 48 访问次数: 字号:[ ]

“我们的设备在‘舒美针织’试运行满一年,双氧水采购成本实实在在降低了20%到30%。”近日,绍兴橙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孟麒带来好消息,他的团队研制的高效新型双氧水,价格比常规双氧水低,且零排放,最关键的是可现场生产,柯桥印染企业普遍用得上。

浙江材华科技有限公司与英吉利印染公司合作,将李军配博士新研发的大分子着色剂应用于印染整理,可使印花面料的成膜性好、手感柔软、干湿摩擦牢度高且环保,在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

赛事活动引人才 暖心政策留人才

张孟麒、李军配两位博士都是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的优胜者,并最终落户柯桥。一场场创新大赛,成为柯桥招才引才的桥梁,为柯桥引来了一批批高端人才。据统计,连续5年举办的海创大赛共产生58个获奖项目,其中41个项目已落户柯桥。全球各领域尖端人才和项目的涌入,有效带动了柯桥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柯桥区始终把人才强区、创新强区作为首位战略来部署和推进。

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活力绍兴·智引全球”招才引智专列活动……围绕“5+3+4”产业发展和“高精尖缺”导向,柯桥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以会引才、以站引才,精准有效集聚各类人才,实现人才质量和规模同步提升。截至目前,柯桥区已累计集聚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69名。

在加快建设长三角人才集聚高地、全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十强区”、建设全省“重要窗口”的关键节点,柯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也拿出了最用心暖心的人才政策,涵养人才生态。今年年初,柯桥区不仅重磅出台人才政策升级版,还推出了《人才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建立20家人才企业上市后备培育库,持续优化金融服务环境。目前,“迅实科技”等2家人才企业启动股改,“盖诺超菱”“长木新材料”成功挂牌省股交中心国际人才板,“橙氧科技”“美华鼎昌”等人才企业累计获投资6.9亿元,成为上市“潜力股”。

加大投入惠企业 培育主体增动力

近年来,柯桥区科技经费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特别是今年面对疫情影响,柯桥区加大了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将创新券抵用额度从50%提高到100%。1-6月,全区发放创新券748.22万元,使用创新券454.79万元,同比增长148.45%,使用额全市第一。

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今年1-5月,柯桥区规上工业研发经费支出16.29亿元,同比增长45.8%。省科技厅日前发布《关于公布2020年1—5月浙江科技创新评价指数排名情况的通知》,柯桥区科技创新评价居全省第11位,全市第1位。

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为企业增添了新的动力。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被誉为工业材料中的“黑色黄金”。尤其是大丝束碳纤维,因其制备技术难度大,成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令不少国内碳纤维企业望而生畏。日前,浙江精功碳纤维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700吨级碳纤维生产线成功投产,主要生产12K、25K及以上的大丝束碳纤维,填补了我国大丝束碳纤维的空白,产品可成功替代丹麦风电巨头维斯塔斯公司大丝束碳纤维进口产品,解决中国大丝束碳纤维产业的“芯片之痛”,将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工业、风力发电、体育休闲等领域。


位于金柯桥科技城内的浙江津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0月,专业提供纺织印染、造纸等工业企业及园区的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零排放整体解决方案。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高新区印染废水近零排放及资源化利用”成功立项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现了国家级科技项目新突破。

“要最大化利用科技创新这一新引擎,就要不断加强创新主体培育,进而激发产业整体创新活力。”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一方面要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引导龙头骨干企业主动对标全球先进,强化核心技术研发,成为全球细分领域领军者;另一方面,要大力孵化科技型小微企业,全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信息来源: 市科技局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