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科技局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226号提案的答复函
王文奎委员:
您好!您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加快向中高端市场转型的建议》(第226号提案)收悉。在此,首先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高度重视,对您提出的政策调整、服务调整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组织人员逐条研究,提案分析问题深刻深入,所提建议精准到位,对提高修订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我们已在具体科技政策修订中予以吸纳,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科技创新政策现状与不足
2019年4月,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打好以“两业经”“双城计”“活力城”为重点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制定了《绍兴市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科技新政20条)。科技政策实施一年来,经统计,全市共为3309家企事业单业兑现资金3.9亿元,即时兑现资金1.1亿元左右。科技政策出台后,围绕政策落地实施,我局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制定实施细则。科技政策发布后,我局第一时间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配套措施。2019年5月28日,印发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若干意见实施细则》。二是加强督促检查。强化政策落实主体责任。2019年7月、8月,两次对各区、县(市)政策落实进展情况进行督查;2020年3月,三次对各区、县(市)政策兑现情况进行通报。三是开展惠企服务。建立惠企“政策清单”,在省惠企政策信息平台发布。带头开展科技政策兑现系统建设和线上兑现工作,及时开通市、县两级政策线上兑现事项,确保我市企业和群众及时申报、兑现。四是加强宣传发动。编制科技政策宣传册子,广泛开展宣传讲解和培训辅导,在全省创新创业大赛上期间对外发布,相继在杭州周、宁波周、深圳周、北京周、上海周以及招才引智春季专列系列活动中对外推介;在绍兴日报、“绍兴发布”“创新绍兴”等平台进行宣传;组织举办了企业创新政策巡讲培训班5场。
一年多来,我市“科技政策”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政策设计及执行层面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部分政策难落地。从目前来看,由于财力有限等原因,各区、县(市)普遍反映,“就高不就低”完全执行到位有一定的困难。二是政策执行力有待加强。各区、县(市)政策执行情况存在偏差。如对提供服务的创新载体、社会科研平台给予补助,省科技厅和市科技政策有明文规定,但越城、上虞、诸暨、嵊州等均未执行。三是政策兑现服务存在缺位。线上兑现系统虽已建立,但不同程度存在程序复杂、覆盖面偏少等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总书记关于科技部门要向“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转变的要求,对照相关建议意见,制定完善我市的科技政策体系,着力构建完整的政策体系、科学的激励机制和政策调整机制,着力提高政策时效度、执行度、畅通度和知晓度。
一要完善政策,提升政策时效度。构建动态的调整机制,对照“1+9”政策体系,按照“一年一评估、一年一微调”的模式,对支持政策所及的支持范围、支持条件、评价标准、支持力度进行及时的动态调整,对成果转化后对经济发展、产业化绩效的实际贡献进行奖补。如新增对技术开发和转让项目的奖励,分别按实际发生技术交易额的1%、0.5%给予奖励,最高分别不超过50、10万元。
二要加强督查,提升政策执行度。联合相关部门,我们将对各区、县(市)的科技政策兑现情况开展一次全面督查,推动“就高不就低”等政策落地。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尤其是对执行情况存在偏差,不按政策兑现等情况,督促各地及时兑现。加强与企业的对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每年开展企业创新需求摸排,结合需求清单,优化完善政策体系。
三要优化服务,提升政策畅通度。构建透明的信息平台,以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扶持政策统一兑现系统建设为契机,推进惠企政策发布、创新资源共享,打通信息堵点,提高政策线上兑现率。开展专业化服务,构建与企业对接的联络员机制,选派重点骨干担任政企联络专员,联动“技术专家”“部门行家”,指导企业科技创新计划实施、科技政策申领等工作。
四要加强宣传,提升政策知晓度。通过网上宣传推介、专题培训、入企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强科技政策宣传和解读,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企业对科技政策的知晓度,着力营造良好的科技政策环境。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希望继续关注我市的科技创新发展并提出意见建议。
联系人:办公室,王 表
联系电话:85200250
传 真:85133307
绍兴市科学技术局
2020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