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防震减灾
一次大地震的余震可以持续多久?(二)
发布日期: 2020- 12- 15 10: 33 访问次数: 字号:[ ]

    震级越高,余震持续越久?

  2009年,《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了不同地质背景下的余震持续时间。

  他们认为在大陆板块内部(如我国的四川、华北等地),板块位移速率比较低(约为4毫米/年),因而地震后需要的调整时间比较长,余震可能持续上百年。而在大陆板块边界,因板块位移速率比较大(约40毫米/年),所以调整时间比较短,余震可能在短期内衰减完成。

  例如,在1811年至1812年间,位于北美板块内部的美国密苏里州纽马德里地区曾发生过3次7.0级至7.4级地震。一直到2000年,该地区的小震依然很活跃,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小震是大地震的余震。

  相关专家认为,一般来说,余震有个衰减期,总是逐渐减少、减弱。以唐山大地震为例,随着时间的发展,余震发生的频次也会越来越低,但有时也可能出现较大余震,并造成破坏。

  此外,余震持续时间也和大地震震级有关。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截至当年9月1日12时,地震台网记录到了2.7万多次余震,其中6级以上余震8次,5级以上余震39次。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蒋海昆曾解释,汶川地震和唐山大地震震级相差1级,能量相差30多倍,“7级地震就相当于33个6级地震”。目前来看,汶川地震的余震较多。

  还有可能发生较大地震吗?

  7月12日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织专家对此次地震活动进行专题研讨。专家认为,根据目前的观测资料和震例分析,短期内老震区再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表示,网友所担心的大地震,发生之前往往伴随着多次地震不断增强的过程。当前我国华北地区仍处于地震活动较低水平,没有进入相对活跃阶段,地震频发的概率是比较低的。孙士鋐还认为,近期即使发生地震,大概率也会是3级、4级这样的地震。


信息来源: 市科技局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