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科技信息 > 工作动态 > 县级动态
创新深化试点 | 上虞:打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创新链条 赋能新材料产业提质升级
发布日期: 2024- 04- 20 18: 36 访问次数: 字号:[ ]

在深耕新材料“蓝海”的进程中,如何破解产业适配高层次人才“引育难”、原创科研成果“转化难”、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新难”、应用型人才“招留难”?这不仅是摆在绍兴市上虞区面前的挑战,也是其实现动能转换、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历史机遇。2023年,上虞区以“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平台体系 促进新材料产业提质升级”入选首批省级创新深化试点,持续推进科教融汇、产创协同、产教贯通、教才融合,教科人“三位一体”赋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截至目前,上虞区已集聚新材料规模以上企业139家,相关上市挂牌企业15家。2023年,该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43.7亿元,同比增长20.6%,占全区比重达48.7%,产业韧劲与活力不断提升。

引进顶尖学科资源  为企业请来“诸葛亮”

走进上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连续结晶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运转,设备全流程连续化、自动化操作。“通过与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合作研发,解决了我们长期存在的产品结晶技术不稳定难题,成功上马国内首条农药连续结晶生产线,生产效率较原来提高了6倍以上,产品杂质大幅降低。”上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申宏伟介绍,通过与家门口的科研院所合作,公司成功打破技术壁垒,实现增产增收。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2019年,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以下简称“研究院”)落地上虞,依托天津大学全国顶尖化工学科优势,构建阶梯式人才引培链条,引进院士等高层次人才领衔的科研团队15个,招聘全职科研人员141人,有近160名硕博士研究生在上虞围绕新材料产业开展学习研究、实验实训。目前,研究院已获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省工程研究中心、省博士后工作站。

“我们积极与本地企业合作,针对未来化工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瓶颈进行联合攻关,力争在重大产品和创新技术研发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研究院副院长梁冬梅介绍,目前,研究院已与颖泰化工、金科日化等企业就40余个项目开展了深入合作,共建联合研发平台5个,帮助企业增收7亿元以上。

为加快更多高端创新资源的导入和利用,按照“一个支柱产业对接一所知名大学优质学科共建一个产业研究院”的思路,上虞区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高校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共建复旦曹娥江创新中心、竺可桢研究院等一批科创平台。目前,上虞区已集聚3所应用型大学、12家大学研究院。

探索中试转化路径  成果转化跨越“死亡之谷”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中试是关键环节。由于中试所产生的安全、环保等一系列影响比较明显,仅靠企业的实验室往往力不从心。为破解从原创成果到产业化落地的“转化难”,上虞区联合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共建全国首个新材料领域市场化运营的专业中试平台——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新材料创新基地,为企业提供从实验室到工业化、产业化的一站式服务,加速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基地有高规格建设的中试场地、完备的公用工程配套设施、专业的智慧安环监管及风险检测评估,还组建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领衔、30多位专家组成的中试专家联盟和工程化管理团队,可以在有效利用空间与降低中试成本的同时,提高中试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国科(浙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伟说。

针对中试环节无据可依的问题,上虞区率先制定了国内首个《中试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的遴选、入驻、运行和监管等进行全方位约定。同时,为提高中试项目的审批效率,满足创新时效要求,上虞通过多部门联合会商、中试基地整体环评等手段,大幅缩减审批流程。“一般企业落地中试项目需要15至18个月,而落户中试基地只需3至4个月。”上虞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中试基地已完成立项项目24个,正式签约项目15个,进入设备安装和生产阶段项目11个。“原来需要自建5亩中试厂房,在国科新材料中试基地只需要建500平方米,原料仓库、基础公辅配套和三废处理设备直接租用即可,企业可以省下大笔经费,开发新产品更有劲头了。”浙江塑盟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聚焦产教多元融合  培育产业适配人才

人才是创新的动力源,是科技创新中最活跃的要素。为了破解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招留难”,上虞不断深化本土高校“学科+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育企业适配度高的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整体搬迁至上虞之后,围绕上虞产业特点和学院办学定位等实际,申报了应用化学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并成功获批。“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是我们融入上虞、服务地方的重大举措之一,这能够满足地方产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构建产学合作协同教学育人体系,学院还选拔了部分应用化学专业的本科生参与天津大学科研项目团队,并在化工企业开展“访企拓岗”活动,推荐毕业生实习和就业。

为靶向培养新材料产业专用人才,上虞区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合作成立杭电上虞产教融合创新园,通过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大纲制定,本科生利用暑假进行创新实践训练,研究生每周跟随导师进行产学研项目研究等举措,打造“校门对厂门”“讲台对舞台”的育人新模式,提高人才与企业的需求适配度,以“产教融合”打通人才培养通道,为产业发展筑好“蓄水池”。

围绕主导产业人才发展需求,上虞区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不唯论文、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奖项,在产业人才引进、培育、评价以及人才项目评审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为人才发展“授权松绑”,引进硕士以上人才119人,其中高级职称32人、博士12人,为主导产业盘活更多人才资源,营造了“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拥江而立,向湾而兴,创新的脚步铿锵有力。“上虞区将以省级创新深化试点为引领,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上创新突围,加快打造一批具有上虞辨识度的‘三位一体’示范应用场景,加快赋能新材料产业提质跃升。”上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阮程华表示。


信息来源: 市科技局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